多年来,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妇联始终团结和带领全街道妇女坚定信念,围绕中心、立足基层,根据党中央和全国妇联对基层妇联要发挥好联系群众、服务妇女功能的要求和期望,结合当地妇女儿童的需求,链接社会资源,培养本土资源,建阵地、做项目、搭平台,推动石湾妇女工作快速全面优化发展,获得上级妇联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重硬件抓软件,夯实基层组织
街道妇联以维权站、街道“妇女儿童之家”、村(社区)“妇女之家”、“儿童友好社区”等阵地深化基层组织建设,鼓励发展特色服务,先后打造了红卫社区、丽豪社区、石头村等全省优秀“妇女之家”示范点、“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引领辖区基层组织科学发展。
坚持锐意创新,创建妇儿阵地
为开创妇儿服务新模式,2016年1月创建活动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的石湾镇街道“妇女儿童之家”,室内、外设功能齐备的各类功能场室,引入优质社会机构资源开展各类专业服务,有效提高阵地使用率和实用性,为石湾妇女儿童打造了高大上服务场所。“妇女儿童之家”开放至今共服务妇女儿童3万多人次,接待全国及各省市各级妇联参观交流30余场次,成为辖区广大妇儿活动的好出处。
发展特色服务,打造妇儿品牌
2015年以来,石湾镇街道妇联以项目化、品牌化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各项妇儿特色服务,推动石湾妇女工作适应新形势下的群团组织的改革创新精神。
爱心学堂——从2006年在红卫社区创办以来,已累计服务儿童7万多人次。2015年在石头村增设“爱心学堂”,并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统筹规划,在课程中新增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党情党史教育、创客教育等,每年服务儿童超1万人次。
少儿创客——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思维,开设课程一年多来已开展创客课程千余节,服务儿童1.5万多人次,其中28人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15人的科技作品申请了国家专利。
少儿木工坊——课程开设以来,结合热点,以“一带一路”、“佛山特色小镇”等为主题开发主题沙盘活动培养儿童的工匠精神。
女子学苑、父母学堂、心灵港湾则侧重于妇女素质、家庭教育水平提高等方面的教育。
加大维权力度,维护妇儿权益
多年来,石湾镇街道妇联维权站不断强化维权基础,以维权促发展,积极扩大12338妇女维权热线的社会影响,扎实推进维权工作,先后荣获“四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维权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同时发挥信访窗口作用,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减少社会矛盾、化解家庭矛盾的能力,信访处理率达100%。
重视家教文化,弘扬社会正气
长期以来,街道妇联重视家庭教育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活跃居民生活的活动传承表彰家风美德,营造和谐、幸福社会氛围。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美丽文明村居”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好家书、家训家规、“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教育评选和征集活动,街道妇联深入挖掘辖区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其中红卫社区梁志豪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丽豪社区吴主刚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称号,文华社区李霞家庭获得全国“书香家庭”称号,环湖社区蔡石家庭获得广东“最美家庭”称号,文华社区赖润梅家庭、惠景社区周小川、吕美云家庭、环湖社区何炽梅家庭分别获得佛山市“最美家庭”、十大“文明家庭”称号。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流团队
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妇女工作、妇女儿童服务的要求,引领广大妇女儿童科学发展,石湾镇街道妇联常年注重工作团队建设,一方面将街道级妇联执委增至25人,2名非户籍执委中有1名纳入妇联班子,担任兼职副主席,推动街道非户籍女性参与基层治理,深化妇联改革。另一方面坚持每年组织村(社区)妇女干部、妇女骨干举办培训班,培训内容以中央精神和新形势下的群团改革要求、业务知识及个人素质为主,全面提高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
情系困境家庭,大爱普惠万家
2015年1月,街道妇联成立石湾镇街道妇女普惠慈善会,为热心企业(个人)和困难家庭搭建公益服务平台。普惠慈善会由石湾镇街道妇联主导,由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单位(团体)组成,至今有会员89人,累计筹集善款320多万元。开展普惠助学、爱心学堂、暖怀行动、普惠大讲堂等常态化的服务,累计服务困难家庭超600户,帮扶困难妇女400多人次,助学帮扶200多人次,赢得社会各界一致肯定。此外,普惠慈善会更携手街道妇联探索困难家庭成员参与志愿服务方面的长效机制,发挥志愿服务力量,让困难家庭有能力的妇女、助学对象和会员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回馈社会,服务总时数2892.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