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表演相信很多小朋友都见过,但制作狮头工艺有多复杂?亲手制作狮头相信小朋友就未亲身体会过~
23日上午,中心阅览室内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扎)传承人、黎家狮艺第五代传人、工艺美术师黎伟师傅与30对亲子家庭共同体验佛山传统民俗狮艺。
俏皮的引狮员大头佛摇着扇子,蹦蹦跳跳的跟小朋友们互动,一段热烈的大头佛表演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黎伟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辅以一张张珍贵的图片,详细介绍起“黎家狮”的威水史!佛山民间狮头彩扎工艺,兴起于清朝乾隆年间,距离现在已经200多年,而黎家狮头的制作是佛山扎狮从未间断的家族,据家谱可查已历经五代了。满清时期,'黎家狮'的作品甚至远销到香港、美国等地!1993年第三部黄飞鸿电影《狮王争霸》徐克导演特别强调要用黎家狮的狮头。而“黎家狮”的特点主要狮头以戏曲脸谱为创作原型,分为刘备面、关公面和张飞面。刘备面狮头额为猪肝色,后面画着斑纹或唐草纹,显示其威武的形象;关公面狮头额以大红色为主,代表忠义;张飞面则是黑额头黑背面,代表勇猛!
一番讲课后,小朋友跃跃欲试,都想与爸爸妈妈一起体验扎狮头的乐趣~在黎老师及其工作室其他老师指导下,亲子家庭开始了自己的狮头制作之旅~为狮头粘贴花纹,装配绒毛,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狮头大功告成!
希望通过举办本次活动,让更多孩子了解佛山地方民俗,通过亲子亲手体验狮头扎作,领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激发起大家的兴趣和关注,在未来能够主动了解并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