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1日,由佛山市妇联主办,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佛山站)协办,里水镇妇联维权站和里水镇融爱家庭服务中心承办的佛山市妇联“幸福沙龙”公益讲座下基层——从手机、游戏、动漫和小说中重新认识孩子在里水镇融爱家庭服务中心4楼举行。
自从有了网络,就有了喜欢呆在网络世界里的孩子,就有了人为制造的“网瘾孩子”。在很多家长的眼中,“网瘾”等同于“懒癌”,很难根治。为此,本次讲座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海讲师团讲师—欧麟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与家长一起了解孩子的世界,探讨亲子沟通的方法。
在讲座上,欧麟老师他运用幽默有趣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例子,就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的精彩内容吧!
“当孩子沉迷游戏、动画、小说和手机时,TA在沉迷什么?TA想得到什么?”
很多家长认为,子女看的内容,充满了血腥、不良的信息、很无聊,但子女却深深地迷上了。在场上,家长畅所欲言,有的家长认为子女需要压力的宣泄,有的家长认为情节吸引,而有的家长则认为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经过一轮讨论后,欧老师利用一幅图,让在场家长了解游戏、动漫、小说的大致故事情节:孩子在小说、动漫、游戏中找到了自己,他们渴望成为最强王者,但是很多孩子走到前几步就已经尽力了。孩子在这里,找到了理想中的自己。
最后老师总结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比如友谊(朋友都在玩,只有我不玩,我就会缺乏朋友了),比如获得成就感(今天我带领了队友打赢了这局,拿了MVP),比如释放压力(不仅孩子,作为家长,忙碌一天之后,你是否也会偶尔看看综艺节目)等等。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手机、游戏、动漫、小说也可以是您的好伙伴”
谈到手机、游戏、动漫、小说,很多家长认为它们是魔鬼、垃圾,它们让孩子接触到血腥的画面、荒谬的情节,恋爱的情节可能引起子女早恋,甚至担心为子女带来了错误的价值观。在听到家长种种担心之后,老师为我们讲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女孩沉迷看《太阳的后裔》,她的妈妈非常担心,找到了欧老师,妈妈曾经与女儿沟通,但是完成搭不上,妈妈的观点是:“男女主角很漂亮,但是他们的爱情太假了,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欧老师从小女孩的口中得知,小女孩发现的是女主角作为医生的敬业和称职,男主角作为军人的勇气和担当。
欧老师总结,孩子在它们当中发现了美好的东西,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却常常没有发现,把它们妖魔化。所以我们需要多去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发现他们正面的一面,而对于反面则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指引。
孩子沉迷成瘾,为你支支招:
(1)怎样判断孩子是否上瘾:A、社会功能是否受损;B、人际关系是否受影响;C、是否发展了不良癖好;D、作息或性情突变。
(2)父母可以做些什么?A、买的陆电子产品,无需主动树敌;B、游戏可能只是个“替罪羔羊”;C、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D、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E、当孩子成瘾时,请正确对待TA。
近两个小时精彩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在结束前,欧老师再三强调,如果发现孩子已经成瘾,必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师、社工、精神科医生、心理老师等。参加这次讲座的家长朋友们对这个讲座非常满意,纷纷向老师表示感谢。“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老师无私的分享让现场家长懂得如何智慧地引导沉迷网络的孩子和怎样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南海区里水镇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