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市妇联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中心,依托“妇女之家”、儿童活动园地、家庭服务中心等服务载体,以促进男女平等、两性和谐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妇女的“四自”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和谐家庭建设,进一步加强妇联舆论宣传引导,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提升。
一、深化树旗立标,坚持典型引路。近五年来,市妇联认真组织开展“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评选活动,挖掘、选树了一大批优秀妇女典型,目前全市有全国、省、市“三八红旗手”185名,“三八红旗集体”65个,并通过画册、事迹短片、媒体报道、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优秀妇女和集体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感召广大妇女建功立业、服务社群。同时,深入开展“巾帼文明(标兵)岗”创建活动,使我市各级巾帼文明(标兵)岗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窗口和优质服务的品牌,共获全国、省、市级“巾帼文明岗”588个。
二、宣传家庭美德,营造“创文”氛围。一是深化“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佛山市“家庭文化节”,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家庭文化活动,受到全市广大家庭的支持与肯定,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共顺利开展55项主打活动,其中的佛山市“十大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得到较好的社会反响,带动全市各级妇联挖掘文明模范家庭,评选出的40户佛山市“十大文明家庭”作为家庭典范,让全市家庭感受到身边的文明氛围。与佛山电视台合作举办“漂亮妈妈”大赛活动,促进家庭和谐文明。在全市“妇女之家”开展寻找佛山“最美家庭”活动,命名了30户佛山“最美家庭”。2013年,市妇联被评为广东省“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二是专题宣传家庭美德。市妇联通过在佛山电台开展“好父亲好母亲”标准大讨论,在《珠江时报》开设“每家美德我来晒”、“寻找佛山‘最美家庭’故事”专栏,从2009年起每年送百场家庭美德电影进村居等,大力传扬家庭美德。
三、抢抓有利契机,扩大宣传效果。一是开展节日系列宣传活动。如“三八”节期间的“三八红旗手(集体)”评选活动,宣传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妇女典型事迹;母亲节期间的慰问单亲母亲公益活动,重点宣传社会各界对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关怀送暖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如为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开展“走出家门看发展”活动、“家庭节能减排”明信片有奖知识竞答活动、“美丽佛山 绽放幸福”家庭认养茶花活动等,提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激发广大市民参与热情,每个活动参加妇女多达数百至上千人;如为推动基层妇女群众素质提升,开展“别样半边天”优秀女性巡回讲演、“她力量崛起”性别意识宣讲活动,五年共举办了89场,参加女性共2万多人次。
四、畅通信息渠道,搭建沟通平台。加强新闻发布绩效管理,主动加强与佛山电视台、佛山日报、佛山电台、珠江时报等本地主流媒体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网上妇联”建设,开展网络问策和网上“快乐学法”,实现与网民互动,全面推进市、区、镇(街道)三级妇联政务微博建设,打造妇联微博集群,扩大妇联工作覆盖面。开通市妇联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关注的网友推送我市妇女工作和活动信息。组织编印《妇工通讯》,扩大妇工信息对外宣传覆盖面。市妇联网站多次被评为市优秀政务网站,“@佛山妇联”被评为2012年度腾讯“十大妇联机构微博”。
五、推进教育培训,提升妇女素质。一是开展女干部培训工作。从2004年开始,市妇联和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办每年一期的科级女干部培训班,截至今年已举办了11期,共有555人次受训。二是加强妇联干部培训。每年开展干部团队培训,组织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为妇联干部传授人文、心理、社会、网络等专题学习,提高妇联干部对不同领域学科的了解和知识积累,为妇联干部赋能增值,促进全面发展。加强妇联工作岗位培训,2013年组织两批妇联干部到中华女子学院进行社会工作岗位培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基层妇联干部培训,顺利完成100%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积极举办各类培训班,完成基层妇联干部轮训。三是深化妇女学校建设,发挥“女子学苑”阵地作用,定期更新、选聘妇女学校讲师团成员,开展优秀讲师表彰活动,推荐优秀课程进基层,为基层妇女教育培训搭建平台。四是开展市民教育品牌活动。开展“别样半边天”优秀女性巡回讲演、“她力量崛起”性别意识宣讲活动;开设“名师讲堂”、“幸福沙龙”、“与孩子的心灵对话”、家庭教育巡回报告会,为佛山家庭保驾护航。五是开展增收致富、给外来工送课活动。实施农村妇女增收致富计划,送课下乡,给企业外来工开展技能培训和送课服务。
六、对加强妇联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是定期组织培训,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为妇女干部提供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二是要围绕“特色”和“创新”做文章,宣传活动要有特色,研讨理论要有创新;三是拓展渠道,建立各级媒体与妇联的友好协作关系,建立广泛的宣传阵地,在知名媒体设展播、开专栏、出专刊,发出妇联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