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转发至:

开拓创新促发展 华丽转身创佳绩——顺德区妇联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

日期:2014-12-10 17:28    来源:市妇联

顺德区妇联根据党委政府关于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部署,勇于实践,从2011年起着力开展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总部项目,并被省妇联确定为第一批枢纽型组织建设试点单位。区妇联以“一会两中心一基地”为平台,以“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为运作模式,积极培育孵化以村居妇女健身队为骨干力量的“妇女之家”,并注册登记成为社会组织,引领和动员各级妇女组织和妇女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打造“两枢纽、三平台”,将总部建设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妇女自治的顺德模式

一、激活孵化中心,重点培育基层社会组织

区妇联枢纽连结区、镇街、村居三级妇女社团组织,集中有限的资源支持基础条件相对成熟的“妇女之家”先行先试,孵化成为社团组织,探索出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后再逐步推广。区、镇妇联对社会组织孵化实行“两考察”、“把三关”,村居重点考察是否有一支队员众多、凝聚力强的健身队伍,是否按省示范妇女之家配置硬件等内容,以及把好资金来源关、章程审查关和选举过程监督关。

二、用活发展中心,提升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

1、带领竞争,争取各方资源。一是将四大品牌活动打包成项目,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竞争承接,为今后独立承接资源项目做好准备。二是带领社会组织竞争政府和社会资源,如广东省政府和李嘉诚基金共同举办的“集思公益 幸福广东”的两次公益创投活动中,共有27个项目成功入选,总获资167万元,累计受惠人数达6万多人次,连续两年获省妇联通报表扬。三是2014年争取区委社工委专项资金80万元,用于开展顺德区“3861”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征集大赛,从中选取一批优秀的妇女儿童公益项目进行扶持,推进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总部和34个社会组织已牵动政府和社会投资达600多万元,2011年—2013年共开展活动336场次,服务群众98836人次。

2、加强培训,提升水平。一是组建区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总部培训基地,邀请新加坡、香港等地的专家举办研讨会、分享会、工作回顾分析会等培训讲座,实地指导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二是组织妇联干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先后到上海、武汉、香港、深圳等先进地区学习社会管理创新经验和社团管理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共组织社团负责人交流培训学习17场,1200人次参加,大大提高了社会组织的竞争力和建设的规范化。

三、打造“两枢纽,三平台”,提升总部吸引力

区妇联着力打造“两枢纽,三平台”(即项目枢纽、资金枢纽和培训平台、宣传平台、沟通平台),全方位助力社会组织发展。一是构建项目枢纽,通过带领竞争政府和社会资源项目,提升社会组织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激活资金枢纽,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扶持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三是用活培训平台。充分利用社会组织领袖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全方位人才培训计划。四是强化沟通平台,创设顺德妇联社会组织总部Q群、微信群,建立政府和各社会组织的沟通渠道,实现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有效领导。五是健全宣传平台,借助各级妇联的网络体系、枢纽型社会组织总部网站、新闻媒体以及总部宣传小册子定时发布相关资讯,分享成功经验。

通过“两枢纽,三平台”的资源整合、整体提升的功能,提升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总部的吸引力,并有效地将妇女儿童社会组织聚集在一起,成为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坚强堡垒。

四、引领前沿,枢纽型体系获三方共赢

    区妇联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两次莅临指导;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温兰子,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邓丽先后前来指导;2012年2月至今,全国妇联、中央编办、中央党校、北京市委、江苏省无锡市和昆山市委、广东省社工委、广州市、珠海市的一些党政领导,广东省妇联、北京市妇联、江苏省昆山市妇联和我省地市妇联领导莅临指导共112批3510人次。区妇联“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总部”项目获得“广东省妇联工作创新奖”。同时,也得到了妇女群众的拥护欢迎,实现了三方共赢。第一,妇女群众赢取了健康快乐,赢取了话语权。第二,妇联夯实了基础,延伸了手臂,特别是我们的妇女干部赢取了地位,妇女组织从松散型枢纽转变为紧密型枢纽。第三,党委政府赢取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Copyright 2004 www.pxingg.com All Right Reserved 365bet官方直营版权所有 粤ICP备05115482号-2
办公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28号公交大厦10楼
电话:0757-83334566 传真: 0757-83391667 E-mail:office@fsfl.gov.cn
维权热线 :12338(全市统一) 0757-83300299 83396582 维权信箱:fsswqz@163.com